产品名称 |
无花果苗 |
面向地区 |
中农矮生(B1011)。夏秋果兼用品种。由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引入我国,树势中庸,分枝角度大,年生长量0.7~1米,枝粗1.3~1.5厘米,树势开张,节间短,长约3~5厘米,分枝力较弱。果实个大长圆形,果形指数1.06。始果部位1~5节,成熟期7月下旬,熟时果皮金黄色,有光泽,果肋明显,果顶部平而凹,果柄长0.5~1.0厘米,平均单果重68克。果肉粉红色、中空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%~20%,味接近纯甜,外形美观,品质极上,该品种极丰产,枝条节间短,结果能力强,始果部位低,枝条基部即可连续结果,且成熟期短,果皮金黄色,果肉粉红色,果微红,外形美观,味,是早期抢占无花果鲜果供应市场的优良品种。其显著矮化丰产特性,适应在我国广大地区进行保护地密植栽培和良种产业化开发利用。主要缺点:因成熟较快不宜过熟采摘。栽培特点:该品种因结果紧凑,枝条舒展,叶片深裂,树体通风透光极丰产。具有明显的矮化丰产特征,是密植、保护地栽培用,鲜食、加工用优良品种。
栽培管理技术1、建园(1)选址。营建园地应选择在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,沙壤质土,有机质含量高,土壤pH值7.2~7.5的地块;具有浇灌能力,做到旱能浇水,特别在发芽展叶期能维持树体对地上、地下水的需求;禁止与桃树连作;禁止无花果重茬栽种;远离桑园。为获得春果,长江以南地区大田栽培采取防寒措施;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应采用保护地栽培方式。(2)土施生石灰。对土壤pH值偏低显酸性园片,建园整地时应撒施或穴施生石灰。撒施用量600~750kg/hm2,把生石灰均匀撒入地面,整地时掺入土壤中。施用量每穴250g生石灰与土、肥调匀,回填于树穴中。在以后栽培中还应视园内土壤pH值变化状况,适当增加使用次数和用量,以满足无花果正常生长结果对土壤钙质营养的需求。
苗木定植前于条沟中每667m2(亩)施圈肥4t(吨)、尿素100kg、过磷酸钙100kg。定植后第2年秋末深翻行间,2年内全园翻完。结合深翻每667m2(亩)施圈肥2t(吨)、硫酸钾复合肥100kg、麦糠或杂草1000kg、尿素50kg。每年3月中旬,每667m2(亩)施尿素50kg;在春果、夏果和秋果的膨大期(5月下旬、7月上旬和9月上旬)各追肥1次,每次每667m2(亩)追施硫酸钾复合肥40kg。每2年于10月中旬施基肥1次,每次每667m(亩)施圈肥2500kg。结合喷药每年喷布0.3%磷酸二氢钾3~4次。结合追肥进行灌水,夏季注意排水防涝,10月下旬要浇越冬水。另外,定植后1~5年树盘覆草,第6年后全园覆草(覆盖20cm厚的麦秸、杂草、树叶和花生皮等),秋末结合施肥将覆草埋入地下。
4.合理整形修剪采用自由小冠疏层形整枝,每年于3月上旬进行修剪。定植当年于40cm处定干,剪口下可萌发3~4个长80~150cm的枝条,选上部直立枝作中央领导干,选3个方位和角度适宜的枝作主枝,并将第1主枝以下萌芽全部去掉。第2年在距第1层主枝100cm处选3个方向与第1层主枝相互错开的枝条,作第2层主枝。第3年在距2层主枝80cm处选两个较水平的枝为第3层主枝,并剪除中央领导干的延长枝(落头),第4年整形基本完成。
我们一开始买的盆栽果树小苗,不能一下子换到特别大的花盆中,就比如刚买来的无花果幼苗,是用一个10多厘米大小的花盆栽种的,不能一下子换到一个50多厘米直径的大盆里,那肯定会导致积水烂根。养盆栽果树要逐渐换盆,花盆越大,果树的生长空间就越大,以后开花结果就会更好。
今天我其实要分享的是养盆栽无花果的一些小技巧,我发现有很多朋友将无花果养在花盆中时,就会出现一个问题,那就是只有一根枝条直立向上生长,不会长什么侧分枝,这就是没有注意打顶导致的。每当无花果的枝条长到二三十厘米高的时候,就可以对它进行掐顶了,就是将顶部的嫩芽剪掉,这样可以促进长出更多的分枝。因为我们养在花盆中的盆栽无花果,空间是非常有限的,我们只能限制它的冠福,让它多长一些分支,分支多了孕育的果实才会多。